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公益诉讼 > 正文
公益诉讼

【一月一主题·生态环境保护】阿克塞检察:公益诉讼护绿实践

时间:2025-08-19 16:02:03 来源:第二检察部  作者:库美斯汉 点击数:

阿克塞县人民检察院深度融合地域文化与检察职能,以守护祁连山生态涵养区为核心,通过高效办案、跨区域协作、公众参与,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检察监督的深度融合。不仅注重案件办理的“量”与“质”,更着眼于生态修复的长远效果,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如针对非法采矿、水源污染等突出问题,采取“对话+监督”模式,促进职能部门协同作战,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同时,注重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将生态教育融入日常宣传,增强了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检察亮点。

一、精准定位,构建“五位一体”工作体系。

通过深入调研,精准识别祁连山生态涵养区面临的主要威胁,确保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强化案件办理的时效性和专业化水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生态效果的有机统一。2022年以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5件,制发检察建议25件,督促恢复草原、矿山地质环境2056㎡,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生产类固体废物2吨。

二、创新驱动,提升办案质效。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针对传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协作机制不畅等问题,检察院主动作为,与环保、林业、水务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机制,实现案件线索的快速流转和高效处理。与县河长办等部门印发《关于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形成“流域管理+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依法治河管水新模式。同时,认真践行“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惩罚性损害赔偿”生态检察新模式,积极探索建立祁连山生态涵养公益诉讼补植复绿基地。

三、跨区域协作,共筑生态安全屏障。

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加强与周边地区检察院的协作配合,共同开展跨区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工作。与邻近七县检察机关会签《关于建立阿尔金山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与青海省大柴旦矿区人民检察院联合签署《关于建立祁连山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通过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共享案件线索、协同开展调查取证等方式,有效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同时,检察院还积极参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等制度性安排,为推动形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力贡献力量。

四、公众参与,凝聚环保共识。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公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通过举办公益诉讼法律知识讲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同时,还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公益诉讼案件信息和生态保护知识,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此外,还注重发挥人民监督员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邀请他们参与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过程,共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五、文化引领,打造特色检察品牌。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将其融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品牌。通过举办“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展示检察院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增强公众对检察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同时,检察院还注重将生态教育融入日常宣传工作中,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展望未来,阿克塞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公益诉讼护绿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区的协作配合,完善跨区域协作办案机制落实运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办案智能化水平;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力度,凝聚更多环保共识和力量。在守护祁连山生态涵养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检察力量。

关闭

智能悬浮区